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老人與蘋果: Android的缺點就是它成功的主因:再談Android基因問題

老人與蘋果: Android的缺點就是它成功的主因:再談Android基因問題

這是個有趣的議題,同時也還看不清楚的龜兔賽跑
到底最後誰是冠軍尚不得而知
也許到最後都是贏家?消費者輸了??

中華電:拿下平板上網過半市占 - Yahoo!奇摩新聞

中華電:拿下平板上網過半市占 - Yahoo!奇摩新聞

引用裡頭的[中華電信協理鄭閔卿指出,根據過去消費者使用平板電腦的經驗看出,平板用戶使用WiFi網路上網、占整體平板上網比重高達6成。]
其實去年(2011)我就這麼覺得,但通訊行自己也搞不懂,去年就在說,明明你手機可以開HOTSPOT為啥一定要三G內建的?總之,WIFI也不是說叫做趨勢,而是目前三G的訊號速度等都太不符合消費者習慣。
如果四G之後加上合理的費率,我想那會是很關鍵的兩年後趨勢。

2014後記:原來鄭協理已經是副總了:)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現代式薪資級距模式 « SoLoMo Team

現代式薪資級距模式 « SoLoMo Team

這是一個可參考的模式,重點就是可參考
剛才跟公司的人聊到,薪資的成長在台灣很無奈
記得N多年前>>>N大於二十,我大學畢業、退伍的新鮮人薪資是兩萬起跳
到現在為止,同樣的條件水準大概就是兩萬二三
也就是說,二十年來的台灣薪資成長是很有限的
也無怪乎台灣很多中高階人才會自己跳槽當老板的小企業多如牛毛
我無意說小企業不好,畢竟每個人的心態不同,這些不是齊頭點的平等
而相對的就是台灣的競爭環境是在一池不見得很大的池塘裡頭大夥努力的把它攪混而已

相對比較值得學習的是它的圖表(出處來自上連結)
真正了解自己該學到的,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所要爭取的價值在哪裡,而不是為薪資而薪資(雖然很多人是這樣沒錯)。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慣用的網路硬碟

網路硬碟越來越好用,要說雲端,那也算是吧
GOOGLE的文件其實已經是一種
MSN最近改良的iCloud
還有用了一年多的DROPBOX
與後來GOOGLE商店用上的BOXNET
大概這幾種吧,一般自用用
如果常常上傳大量文件檔案的當然不夠,就只能朝免空那種去使用了
暫時列下來

後繼補充
日新月異的環境下,果然有很多不同的
GOOGLE的硬碟叫做GOOGLE DRIVE
DROPBOX繼續長得不錯看,但可惜WP8還沒支援到,加油
微軟的長大成為SKYDRIVE之後果然順眼多了
而且同樣學習了DROPBOX的拍照自動上傳功能
BOX的軟體支援到WP8算是快的了!!!
這些大概就夠用很多了!!!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哈佛之後的人生-賣掉靈魂比你想的容易 (2/2)(職場,金融業,夢想,理想)

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哈佛之後的人生-賣掉靈魂比你想的容易 (2/2)(職場,金融業,夢想,理想)

其實內文並不是我的重點,與其這樣說,標題還更吸引人
賣掉靈魂比你想得容易

這些年很多我自認為的原則,在這一年可以看到重大性的變化,一些自栩為重情義的人,可以輕易的把你當成另一種形式的成長跳板,然後做拆橋的動作。不過,這沒啥好怨的,畢竟每個人都有給自己合理化的理由,無論多麼冠冕堂皇,總之那就是給自己劃圓的做法而已。
不過本來對公司操作一些項目的憂慮,稍早的時候反而...套句這三天發展傳播性最高的話...淡定了,以前對員工與共的那種心態,在接連的離開之後,其實也就僅是人不為己的看破吧。既然看破了,也不用太在意,就這麼簡單,台灣有兩千多萬人,雙北有三分之一的台灣人口,我不認為有任何一個人的不可替代性有多高。

這些話,你懂的。

[下載] LibreOffice v3.5.3.2 免費文書處理軟體(支援 Windows, Mac, Linux)

[下載] LibreOffice v3.5.3.2 免費文書處理軟體(支援 Windows, Mac, Linux)


也算是當做自己拿來存檔的資料用,不過其時也挺悲傷的,OPEN OFFICE已經好一陣子了,免費軟體能做到這樣實在不簡單,但還是抵不過時間、成本、人事等等的壓力吧?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工作生涯-現實的另一面

現實往往有另一面,最近常常為一件事情所苦
過去雖說不是引以為豪,但至少所帶領的員工都能認同我之對於他們的互相
但年代變了,可能人也變了
當然,自己在理智面知道,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人不為己之類的論調
而面對兩個曾經有用心想要培植的人來說
可謂是一番不小的打擊

反省,也許我並沒有洞悉現在新一批年輕人的心態
亦或者是我沒有給他們一番編織的遠景?
或者我以為他們夠聰明到認為我所做的事情是可以被預見的?
或者是確實他們看不到她自己想要的未來?

外面的世界風很大
很多想要利用你們的人,給你們自以為的肯定
也不過就是轉了彎想要配合他們所欠缺的
所以我一些踏實的做為與磨練,是否正成為別人的職訓班?
不過我也很清楚,沒有那種死心蹋地的員工
畢竟不管年少與否,都會輕狂
也許,再過個十年八載的,你們就會理解當初我的苦口婆心
但,到那個時候,又與我何干呢?